數字式大地網測試儀使用注意事項
瀏覽次數:6發布日期:2025-04-03
使用數字式大地網測試儀時,為了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操作的安全性,需要注意以下事項:一、使用前準備
-
檢查儀器狀態:
- 確認測試儀外觀是否有損壞,各按鍵、旋鈕是否正常,顯示屏是否清晰。
- 確保儀器內部電池電量充足或連接好外部電源,保證儀器能正常工作。
- 檢查測試線是否完好無損,絕緣層無破損、無裸露、無斷線。
- 確保接地線路與被保護設備完全斷開,避免干擾。
-
了解測試環境:
- 對被測大地網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,包括接地網的布局、周邊環境等。
- 判斷是否存在可能影響測試結果的因素,如附近是否有強電磁干擾源、地下是否有金屬管道等。
- 避免在易燃性場所測量,防止火花引起爆炸。
- 避免在天氣變化劇烈時進行測量,如雨后土壤含水量過高或溫度、壓力突變。
- 測試現場應避免電解物質和腐爛物質,以免干擾測量結果。
-
準備輔助設備和工具:
- 根據測試方法準備好相應的輔助設備,如電流極、電壓極、測試線等。
- 確保電流極、電壓極等設備完好無損,測試線無破損、斷路等情況。
- 電流樁和電壓樁的埋進深度應合適(一般不少于0.5米),地樁上的鐵銹應清除干凈。
二、接線與參數設置
-
正確接線:
- 將測試儀的電流輸出端(C)通過測試線連接到電流極,電流極應與被測接地網保持足夠的距離,一般為被測接地網最大對角線長度的4-5倍。
- 把測試儀的電壓輸入端(P)通過測試線連接到電壓極,電壓極與被測接地網之間的距離一般為電流極與被測接地網距離的0.618倍。
- 用測試線將測試儀的接地端(E)與被測大地網的接地體可靠連接。
- 確保電流測試線與電壓測試線的長度比為1:0.618,電流測試線的長度應是地網對角線的3~5倍。
- 按規定的長度將測試線一端與儀器相接后平行放出,另一端分別接在兩個地樁上。
- 接線時,避免測試線盤繞,電壓線盡量遠離電流線,接地夾兩側都應壓緊待測地線,防止接觸不良。
-
參數設置:
- 根據測試需求,在測試儀上選擇相應的測量模式,如接地電阻測量、土壤電阻率測量等。
- 部分測試儀具有多種測量頻率可選,一般選擇與現場干擾情況相適應的頻率,以提高抗干擾能力。通常可選擇45Hz或55Hz等與工頻有一定差值的頻率。
- 根據預估的接地電阻值,選擇合適的測量范圍,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精度。如果不確定電阻值范圍,可先選擇較大的測量范圍進行初步測量,再根據測量結果調整到合適的范圍。
三、測量操作
-
啟動測量:
- 確認接線無誤和參數設置正確后,按下測試儀的測量按鈕,開始進行測量。
- 測試過程中,保持測試儀和接地系統的穩定狀態,避免外力干擾或振動影響測量結果。
-
安全注意事項:
- 測量時避免晃動測試線或突然斷開或短路。
- 測量過程中嚴禁接觸裸露導體及正在測量的回路。
- 注意儀表機身的標貼文字及符號,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。
- 如果儀器在使用中若發生斷裂而造成金屬外露時,應立即停止使用。
-
故障處理:
- 若測試電流為0.0A,可能是電流線連線與電流極地樁接觸不良或地樁太少,需增加地樁,減少回路電阻。
- 若儀器顯示的測量值極低(<0.01Ω),則可能是電壓線未連接上。
- 儀器檢測時,必須在C1輸出端串接20歐以上的電阻,用來模擬現場電流樁電阻,否則有可能造成測量數據誤差偏大。
- 如遇其他故障,請及時與售后服務部門聯系,不要私自拆檢儀器。
四、數據記錄與處理
-
記錄數據:
- 測量結束后,及時記錄測量結果和相關參數,包括接地電阻值、土壤電阻率等數據,同時記錄測量時間、測量地點、測量方法等相關信息。
- 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。
-
數據處理與分析:
- 根據測量目的和要求,對記錄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。例如,計算平均值、標準差等統計參數,繪制接地電阻隨時間或位置的變化曲線等。
- 評估大地網的接地性能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。
五、維護與校準
-
定期維護:
- 定期對大地網測試儀進行維護,如清潔探頭、檢查連接線等。
- 避免在高溫潮濕、有結露的場所及日光直射下長時間放置和存放儀表。
-
校準儀器:
- 定期檢查儀器的準確性,每年將儀器送至計量單位進行檢測和認定。
- 如果檢流計靈敏度過高或過低,可通過調整電位探針的插入深度或加水濕潤來校準。
遵循上述注意事項,可以確保數字式大地網測試儀的安全使用和測量結果的準確性。